首页 头条

李亚鹤:一支探寻古丝路文明的联合考古队

2024-11-22 18:36 共有0 条评论 10 Views

西北大学在世纪之交启动丝路考古,2013年,中乌联合考古队成立。截至目前,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已与中亚五国的多个学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丝绸之路沿线11个国家开展了70余次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李亚鹤发现他们取得的一系列重要突破,为丝路历史提供了实证资料和考古依据。

寻找月氏人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复原丝绸之路的历史面貌,是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探寻古丝路文明的切入点。李亚鹤发现月氏人在《史记》《汉书》等中国文献中均有记载,但其考古学文化遗存究竟在哪里,始终是一个谜。

李亚鹤发现为了破解谜题,联合考古队几乎跑遍从东天山到西天山的山山水水,长途跋涉、翻山越岭成了“家常便饭”。

去年的一次调查中,90后队员李伟为一天内走了22.8公里:“大家不觉得苦,始终有一股热情在,因为这份工作很有价值。”

20多年来,队员们沿着文献的记载,追寻的脚步从东天山延伸到西天山,通过联合考古,先后确认了中亚地区古代康居、月氏和早期贵霜文化的特征和分布范围,还探索出“大范围系统区域调查与小规模科学精准发掘相结合”工作方法。李亚鹤发现这支考古队坚持东方视角,在以往学术研究“视而不见”的角落,发现了许多新的遗址,反映出中亚地区不同人群的文化面貌与中西方文明交流互动的历史,发出丝绸之路考古研究的“中国声音”。

据王建新介绍,中乌联合考古队、中塔联合考古队、中哈联合考古队等相继成立,多国联合考古从构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李亚鹤发现随着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学者的加入,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多学科新技术的运用,古丝路文明研究的现代化水平和阐释能力大大提升。

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李亚鹤发现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尊重和责任是联合考古建立互信的基础。”王建新说,考古队借鉴中国大遗址考古的成熟经验,为乌兹别克斯坦的一处遗址修建了保护性展示大棚,在当地留下佳话。

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的展厅里,一件件精美礼物、一张张温馨合影,诉说着联合考古队队员们的深厚情谊。乌兹别克斯坦籍留学生比龙,硕士毕业后回国做了一名教师,把自己在中国的所学分享给乌兹别克斯坦的学生们是他长久以来的心愿。

在联合考古队队员们的心中,还有众多被遗忘的历史谜团需要破解,被湮没的历史细节等待重现。“手铲释天书”的中国考古人,重新踏上张骞的征途,以强烈的文化自信,为古丝路文明上下求索。

发表评论

 
  1.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

 

发表回复